村长们各个面面相觑,有人忍不住疑惑出声:“不是十两吗?”
墨尘算是明白了,“各位,招生简章就贴在外面,每年一两银子,吃住全包,其余全部有朝廷贴补。
而且,每个月会考试,优秀者还有奖学金拿!这些你们都不知道?”
“可是,我们得到的消息是每年十两银子,而且吃住另算,而且……”
墨尘见众人纷纷点头,眉头紧皱,吩咐出声:“去将招生简章拿一份来!”
少倾后,各村长瞳孔放大,恍然大悟,“我们被骗了!”
墨尘见状提醒:“各位,别怪我没提醒你们,这平民书院刚开启。大家是徽州府城周围的村子,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。
要知道还有其他各县的村子都想要这个机会呢!”
有人突然询问:“敢问小哥,这除了读书识字,能否科考呢?”
“这是当然,与其他书院一样!”
这话一出,大家心中澎湃万千。
“现在云国拿下三国,需要人才,天子广恩科举,众村长都是远见卓识之人,想必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!”
村长一:怪不得朝廷会鼓励百姓读书,原来是缺乏人才。
村长二:这每年才一两束修费用,岂不是天上掉馅饼?
村长三:我这个秀才是全家二十多口铆足了劲供出来的,也是寒川苦读十八载,如今这么好的机会,确实不能错过。这若是村中多些读书人,以后的日子也会好过些!
村长四:看样子,这小哥不像是说笑,就算考不中秀才,少两个目不识丁之人不也是一大好事!
各村长纷纷拱手:“多谢小哥提点!”
墨尘见众人眉开眼笑,也没了方才的拘谨与害怕,再次提醒:“各位,那我再说一句,这女子入学也很重要!”
此话一出,众人纷纷摇头,眼中全是鄙夷之色。
“丫头还要嫁人,相夫教子就成!”
“就是,终归是别家的人!”
“难不成丫头也能科举?”
“各位,为何这般鼠目寸光?以前唯有富贵,或者官家小姐才有机会识字!难不成丫头就不是大家的血脉?
这丫头平步青云提拔族人的事迹可不少!”苏黎的声音传来。
众人纷纷拱手:“参见苏大人!”
“各位,古语有云: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!女子读书益处颇多,据我所知,这前段时间名震一时的颜如玉,以及月清欢可都是女子!”
“不瞒各位,我之所以能研制出红薯,也是因为博览群书的原因,若是目不识丁,这红薯也不会问世!”
“诸位,这改换门庭可不只是男子能做,试问,若是丫头识字读过书,是不是媒人都会高看一眼?
是不是可以嫁到更好的门户?难不成你们希望丫头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?”
有一村长面红耳赤,“你是农桑,为何瞧不起农人?”
苏黎叹了口气,“正因为我是农女出身,我太了解农人的不易,若是给你们机会,你们还会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吗?
你们想让祖祖辈辈的丫头继续过那种,起的比狗早,吃得比猪差的日子?”
众人:大可不必说得这般直白。
墨尘:姑娘还是这般毒舌。